文化篇|文化潮間帶,體驗新淡水

從淡水遠望觀音山,就像觀音菩薩躺臥在淡水河畔,那如果登觀音山看淡水,又是什麼樣的一個景緻呢?我相信有很多人搭過渡船到對岸的八里,這裡的渡船是台灣最早由民間經營的,早期載貨也載人,但是它票價不一樣,而現在的則最主要就是觀光的用途了。

觀音山有兩座超過兩百年的廟宇,西雲寺和凌雲寺,當然廟宇裡面供奉的是觀音菩薩,過去從五股的成仔寮經過西雲寺,到凌雲寺的這條禮佛古道上面,可以見到三十三座的觀音像,大家可以想像過去世人祈求,觀音菩薩幻化成三十三種,不同的形象來渡化世人。

觀音山有六條登山步道,每一條都有不同的特色與景緻,大家最常走的就是硬漢嶺步道,在假日也有機會可以看到,背水隊背著一桶一桶的水上山,下一次如果你在山上飲用到,這甜美的茶水一定要心存感恩,讓這樣的一個奉茶文化持續下去。

觀音山的海拔六百一十六公尺,是由十八個連峰所組成的,最高的頂點就是硬漢嶺,登頂之後你可以看到大屯山七星山系,還有淡水河口、紅樹林以及關渡大橋,這裡是最佳看日出、也是看夜景的好去處。

淡水八里有非常豐富的自然生態,大家都知道的紅樹林保護區,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水筆仔、彈塗魚還有招潮蟹等,在觀音山靠近淡水海口的地方,是春季最佳觀賞鳥類的地點,你可以看到遷徙的大冠鳩、赤腹鷹等鳥類。

離開淡水多年再回來,發現淡水有非常多的變與不變。淡水的街道景緻變了,交通更為便利了,商業的氣息濃厚了。而淡水河面的波紋天空的倒影,還有那一股藝文的氣息始終不變,而自己對於淡水的依戀,也始終存在。

淡水除了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也存在著文化潮間帶,吸納了來自於各方的養分,激盪出不同的文化的面貌,在這裡來跟大家分享幾個例子,淡水有非常多的傳統藝師,流傳百年的淡水北管,早年是由淡水,碼頭的工人、攤販還有車夫所組成的,可以說是早期的流行音樂,現在則是在民俗慶典裡頭不可或缺的。

而出現在淡水,在淡水設立錦繡莊文化園區的莊武男老師,從事傳統建築彩繪已經超過六十年,

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傳統工藝大師,下一次如果你機會來到錦繡莊,大家就有機會可以見到台灣工藝之美。淡水也有許多的文學家,李魁賢老師是台灣第一位,被提名為諾貝爾獎的詩人,在老師的作品裡面有很多都是以淡水為創作的元素。

淡水也是許多畫家創作的地點,像是張萬傳老師、陳澄波老師、 何肇衢老師,何老師在淡水有一間面對觀音山的畫室,老師每天看著觀音山、畫觀音山,觀察觀音山完成了百幅的作品,從老師的作品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從老師的作品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淡水的回憶與變化。蕭麗虹老師在去年獲得了新北市文化貢獻獎,老師出生於香港,在八十四年的時候在竹圍,創立了竹圍工作室,老師長期關注的生態還有藝文的發展,搭建跨領域以及跨國界的藝術交流平台,培育了無數的藝術文化工作者,淡水也是許多表演藝術團體創作的基地。

如果你從淡水捷運站步行一萬步,就可以到雲門劇場,而隱身在淡水河畔的身聲劇場,希望能透過聲音還有身體的結合,打造一個讓淡水人,徒步就可以在戶外欣賞的一個劇場。你聽過淡水的歌嗎?像是河邊春夢、淡水暮色、我如果打開心裡的門窗,陳明章老師的創作歌曲流浪到淡水,更是大家朗朗上口。而周杰倫在不能說的秘密的電影當中,更是以淡水為創作的場景,裡頭的淡水海邊,這些不同型態的藝術創作,都是見證了淡水人的生活與過去。

體驗新淡水的方法有很多,淡水捷運是第一條,由傳統的鐵道所改建而成的,目前是大家來到淡水最常使用的交通方式,如果你的運氣還不錯,還有機會搭到主題式的車廂,讓你在遊程的過程裡面就體驗,彷彿進入了一個創作的一個世界。如果你想要更貼近淡水這座城鎮,用你的雙腳在這裡走跳是不錯的選擇,讓你可以更深入的巷弄之間去探訪,不同的小店市場還有廟宇,當然你的體力要不錯才行喔。如果你想要很橫跨淡水河,在淡江大橋完成之前,渡輪是你一項好選擇,讓你可以悠遊在淡水還有八里的兩岸,在船上欣賞著淡水河還有觀音山的風光,是另有一番風貌。

在各大捷運站以及各個景點,你可以使用到Ubike,當然如果你體力還行的話,可以從淡水捷運站一路騎到漁人碼頭,當然也可以挑戰自行車道,一路走走停停,非常的自在又彈性,同時你還可以欣賞兩岸不同的一個景緻。淡水有許多的公車和捷運站串聯,有些車身還加上的彩繪,讓你在搭成的過程裡頭,就享受了行動美學,淡海輕軌是台灣第一條,幾米的公共藝術鐵道,你可以從台北就一路搭到淡海新市鎮,欣賞每一個車站的幾米公共藝術,當然你也可以探訪幾米藝術公園,淡水有非常多的交通方式,我不知道你們體驗了哪幾種?或許你可以找一天,來到這裡做一番全然的體驗。

故事|龔雅雯

延伸閱讀:挺好Talk│滬尾四百年,迎向新未來


Next
Next

山城篇|山城秘境,生活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