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嵩烈│百年基業 補位哲學

文/林承毅 攝影/挺好Talk策展團隊

五十年前,一位飽受人生多重轉折,具超齡歷練的年輕建築師—林長勲先生,雖為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第一名畢業的學生,但卻不敵現實情況所迫,透過高考走進公門,成為郵局職員,雖後來投身郵局興建業務,但卻在無法大展長才之下,選擇脫離舒適圈,透過開業來實踐夢想,一路兢兢業業努力,從事務所到集團化經營,一條龍的模式是為實踐一位建築人對於品質、價值與理念的終極追求,而「建築是一輩子的責任」這句話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當人生來到了六十,耳順的階段,創辦人給自己許下了一個心願,那就是「接下來每天都要做有意義的事」,除了成立公益基金會,並在事業上有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思維,那就是堅持要在「市中心經營商辦」,理由無他,身為一位成長於大稻埕的台北囝仔,對於故鄉有很深情感,始終期待著透過自身專業,活化因商圈轉移而沒落的街區,讓區域得以振興活絡,包含後續積極投入的新能源,在在展現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心念及關懷。

就在六年多以前,年過七十的林總裁,考量到公司長遠發展所需,就這樣把棒子傳了過來,而奮力扛起下一棒者,無他,就是早已歷練多時的總裁公子,林嵩烈先生,一位熱愛天文及航太的理工宅,如何接下建築巨人遞出的傳承邀請,有效帶領這家早已不是純粹建築事業而已的集團,大步邁向下一哩,朝百年企業的目標邁進?

將捷集團董事長林嵩烈

二代的人生自在悠遊,結局也適才適所

溫文爾雅,有禮有節,應是被稱為「烈董」之林嵩烈董事長,帶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難想像眼前這位衣裝得宜,笑容可掬,氣質彷如是位外交官,模樣近似南京東路金融街主管的他,竟是一位終日忙碌於整個集團,包含地產開發,休閒產業以及新能源等三大核心發展主軸的最高決策者,從本業建築,走向休閒產業,再到新能源發展,看似多角,但背後卻有著集團長期深根台灣在地,隨著時代與時俱進的發展藍圖及想法。

身為承先啟後的「二代」,烈董是怎樣承擔,或說接下這一棒?如何承繼父執輩的豐功偉業,化壓力為物力,傳承甚至發揚光大?對於眼前這位,講到其所熱愛的天文,航太或科技議題就如大男孩般眉開眼笑的烈董而言,他提到,當年的父親從未干預或排斥他在求學過程中的興趣及志向,也因此有一段相當美好且忠實的美國求學生涯記憶,起先也打算唸地產,但念了一年深感索然無味,而後就順著志趣轉進航太,而後猶如本命到來,整個求學生涯大復活,四年內沈浸在領域學習尚且樂此不疲,而後學成歸國,順利進到航空業任職,因始終對於商務航空懷抱高度熱情,但也看到台灣在這領域先前存在的難以突破天花板....。

烈董記得在多年之前有次與父親聊到房地產景氣循環,那時壓根不覺得跟自己有關,但從對話言談中卻有更深體悟,也隱約感覺到目前不在意的一切,終將在未來成為自己的責任。但開明的父親始終沒有給予壓力,但有釋出不少善意,如果有意願回來公司學習,會給予多一點的時間彈性,讓他可以有自我學習的空間,也在這樣契機下,2004年告別心愛的航空業,加入將捷並隨後展開了將近十八年的職位及領域歷練。

畢竟不是空間背景出身,因此在初期花了許多時間學習,也在過程中不斷探索自己的戰鬥位置?索性如海綿般好學的他,從業務,工程,銷售,到特助的輪調學習中,感受到自己對於溝通協調,及產品規劃的興趣及擅長,「既然我不像爸爸與妹妹具建築背景,也沒有姊姊的室內設計專長,那我可以做什麼?我就來負責補位好了」這是烈董在集團各不同事業體歷練多年後,自身的體會,相對於家族三位成員都是空間背景,理工背景出身,具理性思考的他,就這樣在什麼都摸,什麼都懂一些的特質下,成為一位組織內不可或缺的整合者,也許就這樣在適合也不過了。 

二代的人生自在悠遊,結局也適才適所。

僕人哲學,成為一位補位董事長的溫柔哲學

因此,「補位管理學」,就是在烈董身上所看到,低調,但充滿力量,並具個人風格的符號及寫照,或許大家會認為補位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打雜而已,是這樣嗎?我想一點都不盡然,或許過往組織裡頭的領導者,都被認為是一位具有強大專業本位,業務戰功彪炳,或具雄心萬丈氣概,自信聰明睿智,風格強烈,決策果敢的英雄者,但如有這樣的組織領導者結果絕對是好嗎?尤其領導一個跨多角化的集團,而我在烈董身上是見證到另一個的風格,也許用一本經典商業思維書籍來說明更精準,那就是「僕人 The Servant」,而他舉手投足所表現出的領導風範,不正體驗出「僕人哲學」?

當領導的團隊成員眾人都學有專精,並在各自領域崢嶸頭角,這時候你是要選擇比他們更強,還是?烈董選擇彎下腰低下頭,來幫大家打打雜,如一個游擊隊員般到處來為大家補洞,補漏,並因此能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並且連結內外,確實具備新一代領導者的風範,總是功不唐捐,言不稱己,處處把功勞歸給家人及團隊,會有這樣的表現,絕對出自個人的修養及人格特質使然,記得烈董提過,過往接班這六年,總是利用年度會議,與團隊交心般的討論核心理念,並嘗試讓不同的事業體之間,慢慢調整到一種相應的節奏,並建立互補共依存的默契與關係,也因此「一條龍」的目標才能成型,造就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管理」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集團,確實不易,對此他有深刻體會,因而在過去幾年間,全年無休的他,公務之餘最常做的事情是持續學習,不僅到外頭去聽很多管理行銷專業知識,並想辦法帶回來內化為將捷合用的養分,而他認為非本科反而讓他不會受專業而限,總能看到專業者看不到的視角。

不僅如此,「走出去」是烈董給自己的目標與任務,不只去參加「董事學會」,認識同年齡的二代,從夥伴身上學習面對家族企業的經驗作法,如何有效進行兩代溝通,如何兄弟姐妹間和睦共治?是家人,是事業夥伴,如何找到平衡?而「補位」這兩個字,對他人來說,可能帶著點刻板印象,,但對他而言,不僅甘之如飴,也樂此不疲,就因補位,他需要掌握全局,就因補位,他需更謙卑堅定,更因補位,深刻體會一切得來不易,與其搖旗吶喊,吆喝前進,不如謀定後動,做團隊後盾,就因人格特質,決定組織風格,影響組織文化,烈董一直感嘆自身的幸運,有父親教導做事,有母親教導做人,期許能集大成,在人生道路上,有願、當責、承擔、前行。

將捷國際商業大樓

多角化經營,從建築的將捷成為生活的將捷 

而在烈董接手董座這六年,集團有了極大改變及進展,那就是展開「多角化」,期許在本業站穩後,能延伸,產業及領域,擴大影響力與服務範疇。過往的將捷是屬於建築空間,而下一步該怎樣走?能與民眾更貼近,最好能創造多一點的社會共益!

從後設來看,許多事情都出自一種無心插柳柳成蔭之下的超展開,正當商用與集合住宅業務穩定成熟,集團在某機緣下,團隊起而爭取位於淡水河口之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的BOT案,而後順利取得但接下來也面臨許多堅持與挫折,一連串的行政程序、環評、審查權等,讓就連將捷這樣有四五十年經驗的建設老手,都花費相當大的氣力才脫身泥沼,持續前進,最終雖於2019的9月順利開幕,但也不幸的碰到疫情,讓營運受到很大的挑戰,但也樂觀調整,等待國境解封,疫後時代的新發展。

而另一更令人驚喜的投入,就是「再生能源」,大致在烈董接班的那幾年裡,因父執輩友人之緣故,集團內部開始意識到台灣97%能源仰賴進口的這件事情,這問題不重要嗎?如要說嚴重一點,如不好好處理,有可能陷入國安危機,因此,在看過了風電、光電之外,同時觀察地熱能源之可能,因緣際會開始投入,並在日前於宜蘭有正式展開商轉,能邁向這樣的里程碑,確實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但也相當令人感到興奮。

清水地熱電廠

放眼未來,「觀光休閒」及「永續能源」這兩造不一的雙發展箭頭,必將成為將捷集團在迎向下一個十年,甚至三十年的發展新主軸,林嵩烈-烈董,這位將捷承先啟後的擺渡人,未來將如何領著集團上下,繼續前行?

我想承繼創辦人,「建築,房地產是一種責任」這樣的理念,無論是休閒飯店以及能源電廠等新事業的開始,都是為了迎接新世界來臨前的預備,以期能為未來的台灣建構更深遠的共利共益社會承擔,但確實一切都是隔行何如隔山,除了持續懷抱著黑卒子過河的決心之外,如何持續保有柔軟之心,謙卑之意,但又不失堅定地領著團隊持續前行,面對極端及非常態的疫後狀態,確實需要新品種的領導人。

而第二棒跑者在克紹箕裘之下,逐步走出屬於自己的領導之道,從這位溫暖謙遜的董座身上,讓我們感受到僕人的精神,江河的匯聚,不吝補位,成功不必在我,相信將捷集團必能在這樣的企理念下,持續前進,當舵手換手,如何可無縫接軌?

我想當一切回歸本心,當對的人,領導對的團隊,必將把集團帶往更為璀璨的天地。

滬尾藝文休閒園區

Previous
Previous

「故事導演」張幼霖|城市魅力,地域品牌,以人敘事,挺好一路

Next
Next

挺好Talk│滬尾四百年,迎向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