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晧│用小號吹響台灣頭復興曲
文/林承毅 攝影/冼漢榮
這裡是他的家,一路以來也潛移默化了他的音樂素養,在他的認知中,與其說爵士是一種樂系,不如說其背後體現了一種態度以及精神,讓手持小號的他,總是能自在地讓音樂的搖擺來詮釋內心對於多元文化彼此交融撞擊的追求,基隆這座海洋城市,DNA裡的包容與自由,能否在他的小號吹奏下,呈現出一種迷人的基隆Style,讓我們拭目以待。
魏廣晧
一位四十歲 老基隆人。用小號吹響台灣頭復興曲
一直以來,想到港口城市,就會很立體在腦海裡裡頭浮現一處充滿視覺、味覺、嗅覺等感官集合元素之體驗之都的印象,當然,其中絕對正面或反面街區,總之,那就是一種存乎眾人心中,如想像共同體般的存在。
回到基隆,如果要回憶過往對於他的記憶,我想聲音與氣味,絕對令人感到深刻且難忘,一下車從海洋廣場漂來的新鮮海味,走進崁仔頂街區永遠洗不掉的魚腥味,廟口攤商所飄出的食物美味,還有街道老屋處存在的老舊霉味,還有密集往來之城市巴士所帶來的汽油味,這些都是基隆在氣味上,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那關於聲音呢?
因腹地不到,狹小街道眾車爭道免不了的喇叭聲,海面上大船入港的汽笛聲,持起比降的鷹叫聲,中正公園或廟口不時傳出道士的誦念聲,街道上咖啡廳人群的交談聲,而除此之外呢?如果要與其他的海港城市相比,基隆市不是缺了一味?
我想,應該是樂聲吧?想到海港城市,我們會想到什麼樣的樂音?甚至該搭配什麼樣的旋律?,是延遠悠揚的提琴聲,活潑雀躍的嗩吶聲,甜美多變的鋼琴聲,滄桑內斂的吟唱人聲,還是明亮穿透的小號聲?而海邊會讓人想到什麼音樂?而音樂呢?是流行音樂,是古典樂,是傳統音樂,還是帶了一點靈魂感的爵士樂?也許這就是未來基隆要建立品牌,我們需要去思考的方向。
基隆包容性所孕育出的音樂家,用爵士樂實踐多元合創的追求,魏廣皓先生,就是這樣的一位。
目前任職於東華大學音樂系的魏廣皓,從小在基隆國中小學實驗班裡長大,並因此培養了對於音樂的興趣及基礎,深受基隆多元混雜的包容性也影響,即使高中大學都並非就讀音樂相關科技,但仍在熱情之下持續精進,而音樂,尤其是爵士樂所能創造的自由,對話及包容,一直是他的信仰。
家族有著多元的成長背景,養成其獨特的性格,尤其就讀本地高中,讓他很習慣也懂得如何與多元異質之人,相互相處,溝通並合作,而大學就讀世新傳播管理,讓他領悟到,其實創造「溝通」才是一切的關鍵,音樂也是如此,如同一張畫布般,以樂器為工具,融入人的情緒,故事其內容,相互交融混雜之下,每一次都是如此獨一無二且不同,而爵士樂個具有這樣的性格,從最初實際發源的美國紐奧良的黑人區,用銅管樂器,用的不同的節奏來傳唱消遣,成為苦悶年代,處於不平等狀態下,非洲奴役用以情緒抒發,情感交流的媒介,而背後說追求的自由,包容,透過搖擺來傳遞其核心精神,而在魏廣浩的眼裡,爵士還有一種他很著迷的DNA,那就是「背後隱藏著一種不規格中的規則」。
這不正很適合用來形容基隆嗎?也許這也是這為基隆長大的孩子,可以把爵士樂玩得如此的靈活,奔放並具有靈魂的主因,而如此一來是不是也代表,基隆這座城市有著足以可孕育出,在地獨有之爵士樂的深厚土壤?一段足以承載著多元文化之海港城市的旋律或樂音。
而這將不只是一小段由小號所吹出的單一節奏而已,而是有沒有可能如同中東以色列可以讓民族音樂與爵士融合,或向日本一樣許多人致力從傳統日本的傳統樂曲中萃取部分精髓來成為新且具有魅力的旋律,而基隆當然也可比照辦理,讓這一為基隆土生土長的爵士高手,來扮演轉譯的身份,讓爵士樂成為一種介質,融入更多在地觀點,或者可以與在地原本就有的聲音相互配搭,可不可以與北管的嗩吶,魚市中的叫賣聲都來上一段,彼此尬起來,透過這樣的競奏來點燃一種新且在地的新共好,最終奏起一曲真正屬於基隆的爵士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