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琳|藝術養成,文化專才,返鄉貢獻,蘭博創價

文/林承毅

隨著雪隧的開通,宜蘭與首都生活圈的距離拉近,從而成為多數大台北地區居民假日旅遊踏青的聖地,宜蘭的自然環境及觀光休憩資源一向十足充沛,其實不僅如此,過往因地形的封閉性,造就蘭陽平原上的子民有著自己獨有的文化傳承及屬於常民的生活模式,從語言,戲曲到工藝等,這些特點,造就宜蘭本身就是一座值得學習及探訪的無邊際博物館。

蘭陽平原上的子民有著自己獨有的文化傳承 | 照片來源/陳碧琳

陳碧琳,土生土長的在地頭城小孩,在輾轉多年之下,返鄉擔任蘭陽博物館館長。回溯其過往歷程,年少時離鄉前往台北及台中學習藝術,而在旅居他鄉之時,才開始意識到對於家鄉的陌生。某個契機之下返鄉投入社造,找回對於家鄉的情感及依戀,而後回到西部進入文化行政領域,不僅投身文化創業產業的先驅研究,並在後期專責國家級博物館園區的整體規劃,是一位專業博物館人。在台北耕耘多年後,聆聽到故鄉的呼喚,再度踏上返鄉做文化之路,將人生下半場奉獻給心愛的故鄉,從他身為一位文化專業者及故鄉人的角度,是如何看待頭城,甚至宜蘭的現代與未來?

身為一位文化專業者及故鄉人的角度回到頭城 | 照片來源/陳碧琳

宜蘭頭城位於蘭陽平原沖積扇極北,為鐵道從西部進入東台灣的門戶,狹長的行政區南北綿延二十多公里,也造就「五鐵五漁村」這樣的特色。身為頭城囝仔的陳碧琳,從小成長之地,他形容是頭城的邊陲,也就是相當接近壯圍與礁溪的竹安社區,這處靠海且是沙岸地方的小村,居民以捕撈鰻苗為主業,也造就從小就需要在嚴寒的冬天夜晚全家總動員去沙灘河口捕撈的印象,至今如歷歷在目。

從小居住在頭城鎮市郊,對於老街的印象,就是一處熱鬧繁華之地,小學在社區就讀,到國中階段就來到鎮上,但如果要說比較深刻的印象,應是日後出外就學就業時,如果說龜山島是提醒著回來了,位於老街上的頭城火車站就是返鄉第一哩的存在。

頭城火車站就是返鄉第一哩 | 攝影/張幼霖

與當年多數家中有兄姊的年輕人一般,在國中畢業後,陳碧琳循著與兄長同樣的路徑,離鄉繼續求學之路,進入復興美工學設計。初次來到台北這個花花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他,總是利用課餘時間,用步行方式進行探索,汲取了解未知的一切,而在藝術創作的學習過程中,發現身邊的同儕都選擇進修這條路,受到影響,在畢業退伍之後,他也選擇考取東海大學美術系,繼續求學之路。

來到了東海大學,成為大學生,整個視野更為開闊,不只是在藝術技巧上的琢磨,更開始讀文學,甚至在寒暑假到離島偏鄉協助兒童教育,從中也培養外地生活的能力,以及讓不同年齡層接觸藝術的可能性。大學時期還有「蘭友會」的出現,彷如是一條連結與家鄉的線,社團活動熱絡,參與舉辦蘭陽週的過程中,也開始意識到自己對於家鄉的陌生,甚至曾在七天六夜的營隊參與中,補足了過往疏於對於宜蘭的認識。

我想多半從地方來到城市的年輕人都會經歷一段去國懷鄉的歷程,從一開始受到城市的吸引,到一個契機出現,開始回身找尋關係與認同的歷程,陳碧琳亦是如此。復興美工時期,故鄉的反六輕運動,為什麼宜蘭要拒絕幾百億的工程與發展,這背後隱含的思維,也啟蒙他思考著故鄉人們的堅持與不同,而真正的意識建立應是直到大學時期,蘭友會的群聚,讓他一步步找回自明性也造就在大學畢業後,返鄉投入社造,從此就走上非純藝術的實踐之路。

年輕的陳碧琳 | 照片來源/陳碧琳

陳碧琳說在大二時,從身邊同學的表現,就意識到自己藝術天份的天花板,因此慢慢就修正方向,並以藝術評論作為畢業作品,他清楚記得,就在畢業前夕,宜蘭辦了社區營造博覽會,活動很盛大,激起了地方光榮感,恰巧正逢陳其南老師從公部門退下轉到仰山文教基金會,因著這樣的一個契機,讓他尋著前往白米社區蹲點,這短暫但也充實的一年,透過深入社區,找到藝術介入社區的可能性與發展自信,而後他曾隨著陳老師前往交大擔任助教,又前往南華大學進修,也曾回到母校東海大學擔任助教,而後開始關心公共藝術及文化保存,並因「鹿港之心」事件的評論,曾獲得帝門基金會的首屆藝術評論獎。

藝術家應當站在在地居民的立場思考,而不是用文化霸權來詮釋在地,這是他的核心主張,也可看出跳脫藝術,從社造來思考文化及藝術之價值與意義,已成為他的核心思維,而在這段期間也遭遇到台灣百年大震921,這時也隨著社造前輩們前進災區救災並協助社區報發行,在碩士班畢業後,進入國藝會進行藝術文化研究,後續也隨著陳其南老師一起進入文建會,著手文化政策、藝文變遷、文化公益性,甚至後來關於文化創意產業的先驅調查研究,現在回憶當時的生活十分忙碌,常常搭最後一班捷運回家,但也因為那段時間的投入,不僅開啟了更為宏觀視野,也打下了深厚的文化行政基礎。

接著來到了國立台灣博物館,參與「首都博物館核心」這個國家級計畫,在這段任職期間,投入公營事業館舍活化再創價,期盼能藉由博物館群打造,為台灣文化創造品牌新形象。在這段任職期間內,主責古蹟修復再利用規劃與實行,包含舊土地銀行,南門園區以及總督府鐵道部等,在這份工作的後期,為了照顧年邁家人及兼顧孩子成長,全家移居回頭城生活,每天則以通勤方式往返台北與宜蘭,幾年之後,中原大學博士班畢業,得知蘭陽博物館在尋覓有宜蘭關係人來擔任館長,從此正式踏上返鄉貢獻之路。

蘭陽博物館 | 照片來源/陳碧琳

蘭博的籌備期很長,因應國道五號雪山隧道通車,所帶來的諸多改變下,思索這處宜蘭首屈一指的博物館之發展與定位,尤其在觀光人潮大舉湧進之後,在地的博物館需肩負怎麼樣的使命?環境與人文是他認為的絕對關鍵,過往二三十年積累的公民意識下的社造發展以及境內的所有地方文化館,都應該鏈結成為一個訴說宜蘭美好的生態系及支持系統。當下的宜蘭,尤其假日一點都不缺遊客,缺的如何讓民眾來到這裡不只是吃吃喝喝拍拍照和觀光工廠大採購,而是能對於宜蘭的文化有更深刻的著墨。如何好好透過「環境教育」來喚醒保護自然的意義,如何持續重視在地「文化內涵」,讓宜蘭始終保有其獨特及美好,關於這一點需要與更多博館家族,甚至休閒產業業者們共同攜手合作,唯有如此,宜蘭才有可能真正走向永續。

故鄉的頭城「五鐵五漁」,這樣的概念已被提出多時,但卻一直未能往下推動,原因在於缺乏一個更具前瞻性的視野來驅動,五漁村的發展確實與交通運具及人們的生活改變有關,如果要重新塑造,關鍵在於如何去定義車站的存在以及與漁村,居民生活間的關係,短期來說,有效提升景觀及動線,找到亮點很關鍵,蘭博就位於五漁村的沿線之上,持續在推動海洋生態,這裡是宜蘭唯一可搭船前往龜山島,進行賞鯨的地點,如何讓「限地概念」能在整個五漁村實現,並鼓勵讓更多文物能回歸到生活脈絡中,如傳統的漁法,龜山島的祭儀,漁村文化等,期待未來計畫可以多一些文化層次的深化與著墨,從而提升,發展永續旅遊。

頭城有豐富的漁村文化 | 攝影/張幼霖

最後回頭來談談家鄉頭城,相較於宜蘭其他鄉鎮,頭城的往昔曾經輝煌,尤其在文化傳承上,但如今似乎進入到一種「懷舊」的狀態之中,關鍵在於多數居民無法進行現代化轉換的轉化及調適,以至於諸如喚醒堂等曾經叱吒一時的名勝都因而蕭條,在地一直不缺文人或達人,然而這些達人與在地之間的關係一直是若即若離。但在過去十年,似乎也出現了一個轉機,因著衝浪,喜歡頭城的山林自然,或者認為這裡有著良好的教育品質,適合養小孩等,他們陸續移居,成為新頭城人,雖然到目前為止,翻轉幅度仍不大,但這絕對是一個契機,期待新舊的融合之後的頭城,能出現新的氣象,期許蘭博可以成為這樣一個全新組合的粽子頭,透過不同的模式把這些能量匯聚在一起,讓大家能有機會串連,共同合作,期待在這樣之下,屬於新頭城的誕生。

一段屬於頭城人的歸鄉,陳碧琳館長帶著專業與視野回到故鄉,想著如何能讓故鄉的未來更為美好,唯有更為貼近在地的DNA,並不忘在地的優勢及根本,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在這個快速消退的年代之中,守護些什麼,點亮些什麼,留著些什麼以及創造些什麼,從此迎向屬於頭城的新未來。

帶著專業與視野回到故鄉,想著如何能讓故鄉的未來更為美好 | 照片來源/陳碧琳

Previous
Previous

挺好Talk|開蘭第一城,鐵道五漁村,職人多元樣,願景祈發光

Next
Next

吳栯禔|歌仔戲底, 宗師學藝、矢志傳承,唸歌復興